close


劉建生(三排右起4)和知青們的合影,其中正好就有程虹(二排左起4)。 劉建生供圖
右二為程虹

她在讀書
那些年,我們和程虹在一起插隊
  她的工分總是最高分10分,
  最喜歡聽她唱京劇《智取威虎山》
  由毛澤東親筆題寫報頭、始創於1949年、陪伴鄭州走過半個多世紀的《鄭州晚報》,是河南歷史最長的都市報。
  作為省會主流都市報,《鄭州晚報》記錄了鄭州發展的每一次呼吸,深刻融入了鄭州城市發展的血脈。作為省會主流都市報,《鄭州晚報》記錄了為這座城市發展殫精竭慮的普通建設者,記錄了為這座城市增光添彩的知名人士,記錄了從這座城市走出去的一位位鄭州人,鄧亞萍、孫甜甜、海霞、張澤群、小香玉……
  在鄭州長大的程虹,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從鄭州七中的中學生到郟縣插隊的知青,從一名大學生到首都經貿大學的知名學者,鄭州這座城市在她的成長之路上烙下深深痕跡。
  今天,她的同學、插隊時的好友,向《鄭州晚報》講述了他們眼中的程虹——一位鄭州人的故事。——編者按
  馮笑冬和霍愛敏是二砂中學的同班同學。1975年8月24日,在老師同學和市民、親友的歡送下,160多名高中畢業生乘上大卡車,前往當時還隸屬於許昌地區的郟縣“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人民公社”。兩人被分到了板廠村,在那裡見到了先他們一年下鄉的程虹。
  昨天上午,在華山路附近的一個家屬院,通過熱心老知青,河南省知青聯誼會會長劉建生的積極聯絡,鄭州晚報記者見到了當年和程虹一起插隊到河南郟縣“廣闊天地大有作為”人民公社的他們。追憶和程虹一起度過的一年多時光,馮笑冬和霍愛敏感慨萬千,“雖然是同齡人,但她卻像個大姐姐一樣成熟穩重,和藹可親”。就是以她為榜樣,馮笑冬在恢復高考那一年如願考上了大學。
  鄭州晚報記者 張翼飛 邢進/文
  鄭州晚報記者 張翼飛
  實習生 代爽 齊佳敏/圖
  一般只有男同志才能達到
  選段——“今日痛飲慶功酒”
  馮笑冬(曾和程虹在板廠村插隊):
  曾暗暗和程虹競賽過,比如割麥子,不管自己怎樣努力都割不過她
  馮笑冬告訴鄭州晚報記者,在下鄉前,他就聽說,比他們早一年下鄉的鄭州知青中,有一名叫程虹的姑娘,雖是幹部子弟,但為人親切平和,處處起模範帶頭作用,有魄力,有幹勁,工作非常出色。他就想要見見,並且把她當做自己學習的榜樣。
  知青們一進入公社地界,立刻受到了當地群眾和老知青們的熱烈歡迎。馮笑冬作為知青代表與公社領導接洽。公社領導專門叫住程虹,讓程虹給馮笑冬介紹一些情況,儘快熟悉環境。當知道面前這個朴實大方的女孩就是程虹時,馮笑冬的第一句話是:“你就是程虹啊,我早就知道你了!”程虹謙和地笑了。
  接下來的日子,馮笑冬發現,程虹真是堪稱楷模:每天天一亮,她就早早起床,挨個敲門叫女知青們出工。在生產中,她從不怕苦,臟活累活搶著乾,割麥、翻地、燒磚、炕煙葉、砍玉米稈,甚至挑大糞。而且,她幹活總是又快又好。馮笑冬曾經暗暗和她競賽過,比如割麥子,不管他怎樣努力和使勁,總是趕不上程虹。當時,知青們和村民一樣計工分。程虹完成的生產任務總是被計10分,這是最高分,一般只有男同志才能達到。
  1977年,國家恢復高考,程虹和馮笑冬都如願考上了大學,程虹考上了洛陽解放軍外國語學院,馮笑冬考上了河南師範大學。他們也是當年鄭州知青中考上大學的僅有兩個人。後來,馮笑冬一直感慨,正是因為把程虹當做了生產和學習上追趕的目標,自己才得以提前改變了命運。
  霍愛敏(曾和程虹在板廠村插隊):
  每次公社開大會,我們最喜歡聽程虹唱“今日痛飲慶功酒”
  霍愛敏告訴鄭州晚報記者,她記憶中的程虹,除了田間地頭的“英雄本色”,則多了幾分生活中的兒女情長。
  第一次見到程虹,霍愛敏就感到,這個年齡相仿的女生,只比自己早下鄉一年時間,就那麼成熟穩健,談吐不俗,對人格外親切,在她面前,沒有任何拘束。
  女知青在一起,比如進行完一番超負荷的勞動中間休息時,無精打采,或者學習交流時七嘴八舌,場面比較混亂。
  這時程虹很會調動氣氛,迅速讓大家安靜下來。她的辦法就是講故事,她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強,繪聲繪色地講上一小段,大家立刻為之吸引。一個故事講完,大家的狀態就調整過來了,又充滿了幹勁,繼續勞動或學習。
  女知青住的幾個房間,離汝河非常近。霍愛敏印象最深的,就是出現暴雨引發山洪,她們率先衝出去,在大雨中加固和搶修大壩的情景,每個人都淋得渾身濕透,筋疲力盡。這些經歷,程虹在1994年8月1日《光明日報》發表的文章《難忘那片熱土》中,也有過生動描述:
  “沿河岸向西行,便到了汝河大壩。手摸鐵絲籠裝著石頭壘起的壩端,往事又浮上心頭。當年汝河不安分的時候,發起洪水來簡直像頭猛獸。這道壩是由鄉親們和知青手推肩扛建起來的。曾記得那些個雷雨交加的夜晚,我們奮戰在大壩上,用肩膀扛著裝著沙石的稻草包加固大壩,泥濘中,有人摔倒了,爬了起來,又有人摔倒了,又爬了起來。那種勞動的熱情或許會讓今天十七八的少男少女們感到可笑。但是那畢竟也是一份真誠,誰又能說真誠的東西不是珍貴的呢?”
  程虹經常鼓勵霍愛敏:你幹得挺好,再努力一下,爭取學上一門技術。後來,霍愛敏被推薦到鄉裡去上“共產主義勞動大學”,程虹又建議她學開拖拉機。霍愛敏非常認真地學習,後來,村裡真的買了拖拉機,而霍愛敏也成為全公社第一個拖拉機手。
  程虹是大家公認的優秀知青,開全社大會時,她經常上臺發言,彙報板廠村知青的工作情況。大家也都喜歡她,往往每次正式發言之前,都要讓程虹表演個節目,而程虹最拿手的,就是唱京劇《智取威虎山》的選段——“今日痛飲慶功酒”:“今日痛飲慶功酒,壯志未酬誓不休,來日方長顯身手,甘灑熱血寫春秋。”雖然只有4句,但每次程虹唱罷,都引來滿堂喝彩。
  劉建生(曾兩次見到程虹):
  1993年知青們回鄉看看,程虹每到一處都給村民分糖和瓜子
  劉建生告訴鄭州晚報記者,他是鄭州十八中66屆的初中生。他是家裡唯一的男孩,按政策可以留城,但他還是積極響應號召,1968年8月24日,18歲的他和71名知青,在20萬人的歡送下,前往郟縣板廠村插隊落戶。
  1971年,劉建生回到鄭州煤礦機械廠當工人。1974年,程虹那一批知青下鄉時,也是去“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人民公社”,作為一名老知青,同時又和那個公社有著深厚感情,他主動要求隨這些年輕人一起去,一個是為他們送行,再一個也去看看公社的變化。當時劉建生還和年輕的知青們拍了一張合影,其中正好就有程虹。
  1993年,曾在板廠村下鄉的知青們20年後聚會。他聽說程虹參與了。大家都到農民家裡轉轉看看,程虹也走訪了幾家,每到一處,都把包里裝的糖和瓜子分給村民。
  後來,劉建生在《鄭州工人報》做記者時,一個偶然的機會見到了程虹,她當時已經是北京一高校年輕的副教授,兩人互相交換了名片。當年的“鐵姑娘”,如今成了女學者,但這種變化,在她身上一點也不讓人感到驚訝。
 
(編輯:SN077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p05bpblg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